第1791章(1 / 2)

人世见 石闻 1454 字 5个月前

“初啼,若惊雷,生之重,无可量,其蒙,世事皆惑也”

“历长,如霜雨,活之苦,无可依,其茫,凡不由己矣”

“明世,似风云,命之轻,无可归,其悲,唯自独行哉”

“诸行,乃水火,运之难,无可定,其痛,足荆不定善”

“惑于生命之初,历于成长之行,明于品过之后,行于路尽之时,可见真我”

“初惑蒙而求,更惑,求问,再惑,师何也?苦寻不得,又惑,然则山水尘世也,其涛涛皆在其间,若得师,心静,世不再迷,意得其见,万物可师”

“不迷可得也?唯历,风雨冷暖,体经心磨,茫为其累,其无所依,其无所靠,皆为己所受,故而明,故而得,故而顺,故而用,天地阔也”

“明而为欲呼?障智,凶胜渊狱,永失其间,是盗,是匪,是寇,是逆,不可也,自灭不得见,自毁不得知,自灾余劫,患无穷,斯恶,明者守也,万物可用,不可乱用,顺则昌,善用,得其福,是善,谓存毁一念,是明者悲也,即履之行然”

“诸行者自真,故即我者,不惑生之初蒙,不苦活之苦茫,不悲命之明轻,所得不惑,不茫,不悲,即得真我!”

“寻真者,先寻于师,再寻天地,后寻自心,方得自我,自我者,真实不虚也,故常在,故恒在,故永在,在于前,在于现,在于后”

“寻真寻我,真我自真!”

云景一边说一边写,字字珠玑,每一笔落下,墨韵飘香亿万里,天地以为贺,宇内有所动,不过随着他的书写,天地异象随着时间的过去慢慢平息下来,直至无声无息归于自然。

当最后一笔落下,他仿佛只是一个临窗落笔的寻常书生,世间万物,山花春草,一切如故。

旋即云景总结道:“我人族武道昌隆,五境为峰,承文明之重,得存与世,然路已尽,景不才,书寻真以为补充,武道五境练体魄,寻真四步修真我,真我无需逆境寻,顺其自然水渠成,步步皆有妙法在,天地为师心通明,功到自然成”

天不知不觉已经亮了,远方天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夜尽天明。

云景缓缓起身继续道:“天之极为九,武道五境为本,为依托,寻真四步为质,是看清天地和自我的过程,以体存心,以心观天地,两者相合方得圆满,即得圆满,前路无阻矣……”

第八百八十二章 且听人间

仲夏夜的傍晚,并不给人暖风习习的惬意,反倒白日里的酷热尚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依旧习惯了的生活节奏。

红霞漫天,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开始踏着夕阳余晖归家,不过一部分村民则选择留在田间利用天黑前的时间多干一些活儿,锄头挥舞汗水滴落,杂草在皮肤上留下一道道红痕。

对于世间绝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其实并不美好,但这样的画面在某些人眼中却无比优美,用诗歌画卷去描绘它。

同样的画面,站在不同的角度和心情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小溪村的学堂已经结束了一天的课业,憋了一天的小孩们跑出学堂范围尽情撒欢,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村子上空。

对于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永远都是那么的无忧无虑,生活苦点累点他们也没有那种认知,只会觉得本就该这样,成长过程中才会逐渐对生活有明确的概念。

小溪村的学堂不大,仅仅只是蒙童阶段的教学,更深入的学问就得去镇上县里其他大的学堂了。

学堂虽小,但并不妨碍它成为无数人做梦都想去进学的地方,多的是人家想尽办法把小孩送去那里,原因嘛,自然是因为小溪村出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不求搭上关系,若能见一面就是荣幸了,听闻那位偶尔还会在学堂讲课呢。

可惜小溪村的学堂不接收外人,否则村子根本装不下那么多人。

尽管只是启蒙学堂,这里的师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很多退下的高官都会来这里偶尔讲课,对他们来说那也是一种荣幸。

蒙童阶段的师资力量,小溪村的学堂已经堪比大离的四大学宫了。

要说最让人趋之若鹜的,还是牛角镇的学堂,那里毕竟是曾经那位学习过的地方,如今一再扩建,俨然朝着大离第五大学宫发展,曾教过那位的先生,尚在人世的,无数人争相想要去他们的课堂上听课。

短短十多年时间罢了,当初教过那位的先生们其实仅个别离世。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甚至因为那位的缘故,牛角镇都受到了巨大的福泽,‘肉眼可见’的朝着大城发展,是无数人优先选择安家的去处之一。

世界就是这样,人性就是如此,很正常的事情……

“阿宝,今天先生教了你们什么啊?说来听听?”小溪村中间的那颗杏树下,一位迟暮的老人看着撒欢的小孩笑呵呵的询问。

杏树依旧,还能看到一根断裂的枝丫痕迹,这棵树无数人前来瞻仰过呢,意义特别非凡,是那位命运转折点的地方,若是那位当初被选上去了江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