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1 / 2)

简单来说,普通的修行者在最初的修行之时,就只能千方百计的把自己的身体变成最适合灵气的模样,方便接引灵气入体。

只有等到修行到境界更加高深之后,还能够进一步的磨练萃取灵气,运转相应的法门,将灵气变成自己的模样。

但,那是寻常的修行者而言。

对于借助天书的力量,取得了无上仙缘的风秉文来说,修行就没有那么麻烦。

以那半部先天经文为核心,将这三年来的所学尽数融汇其中,顿时就推演出了一篇在风秉文看来堪称完美的筑基法门。

他仅仅只是初次运转真法,感觉到那始终都将自己的身躯包裹的“炁”,顺着十万八千毛孔,无比顺畅地进入他的身体,顺着真法的运转,化作一口先天五行仙灵气。

这不是任何一种存在于天地间的灵气,而是依照风秉文如今推演出来的真法,才能够修出来的真气。

换而言之,风秉文仅仅只是第一步,就取得了万千修士,耗尽半生心血,才能够取得的成就——将入体的灵气变成自己想要的形状,随心驾驭。

而寻常的修士修炼到了这一步之后,所需要做的,自然是依照所修行的法决,增加体内真气的数量与质量。

因为真气的精粹与否与数量多少,将决定下一境界,开脉,所能开出脉象,直接决定能够在修行道途中能够走多远。

一位资质上佳的修士修行到这一步,根据所修法决的不同,再加上自身悟性与体质的影响,所能够凝练的真气也都不一样。

寻常的散修,若是修行不入流的法诀,所能凝练的尽是松散凌乱的真气,而且真气的数量大多只有几道,难过十数。开出的脉象自然是下品中的下品。

若是有大派道统传承的修士,资质不差的情况下,基本都能凝练双十之数的真气,若无意外,都能开出中品脉象,若是有特殊体质,修出上百道真气,侥幸开出上品脉象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真要说,能够稳定修出上品脉象的道统,也就只有那些顶尖的玄门正宗,因为持有直通仙道的功法。

最好的功法,再加上对门人弟子心性的培养……至于悟性,体质,在入门前就筛选过了,差的就不可能拜进山门。

在种种条件的加持之下,类似于太上道,玄天道这一等道门顶尖大派,每一代弟子都能有几位甚至是上十位,在凝气阶段就能够练出数百道真气,进而开出上品脉象的天骄。

风秉文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而他当初拜的那一位师傅,虽然给他讲解了不少修行上的事情,但是也没跟他说这些,为的就是避免他伸出攀比心,乱了自身的心性。

不过也正是因此,此时的风秉文也没有乱想,只是一门心思地运转“自创”的仙经,汲取环绕周身,好似源源不绝的先天之气。

伴随着这些主动涌入的先天之气,风秉文凭借仙经炼出的五行仙灵气的数量越来越多,直接在腹中化出了一片磅礴的气海,云蒸蔚霞,五色光华弥漫。

至于这片气海之中有多少道仙灵气,风秉文此时也没这心思去关注,粗略一扫之下,八九百道是有的,还没有到极限,他还能继续炼。

即便是那便宜师傅也没跟他细说,他也知道,开辟仙品脉象,必然是真气越多越好。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地所钟,先天五灵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风秉文入仙葫,得授半篇先天经文,借助后天逆反先天之大机缘与顿悟之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修行法门,终于踏足修行之路。

他压抑了数年之久,再加上夺天地造化之机缘,初一引气修行,便是一发不可收拾,一日之功便抵得上寻常修行者数载乃至数十载之功。

他的修行之快,可谓是一日千里,不过即便是再快,他也依旧是停留在凝气阶段,只不过省略了“聚炁化灵”“淬灵去芜”这两步几乎所有的修行者都必须经历的步骤,直接进入最后一步,“凝气成真”。

而这一步,就是不断累积真气,在达到所能承受的极限之后,便一鼓作气开辟仙脉,显化脉象,奠定日后的修行之基。

虽然没有人与他言说其中的关窍,但是封炳文也知晓其中的关键,是以,他不断炼化萦绕周深的先天之炁,不知疲倦,毫不懈怠,直到,身体渐渐的感觉到了压力。

“差不多了!”

不仅仅是风秉文感觉自己快要抵达极限,更重要的是他也感觉到了,一直缠绕着他的身体,给予他一种难以形容的舒适温暖感的先天之炁,也快耗尽了。

就这般,又过了些许时日,混沌之中,不辨日月,难以察觉时光的流逝,风秉文缓缓睁开眼睛,一刹那间,五色仙光映照混沌,一股前所未有的圆满之感涌上心头。

功行圆满!

不需要外人与他说,风秉文也知道,自己已经得了这仙葫中所有好处,也可以说,他承接了那一位有大毅力的“五妹”因果,就此成了她的护道人。

内视自身,自然而然便已经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