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2)

一个人的道门 剑如蛟 1818 字 5个月前

南渊国这边就与他们相反。我们讲究尽善尽美,尽量把一个学问做深走透,喜欢在一个学问上寻求突破和变化。

这两种方式其实可以互补。但因为两国的关系和氛围也变得越来越难。更多倒是变成了对杂学立世的原则上的争执。

北武那边认为杂学应该主动的寻求与主流学派的融合,甚至是主动拥抱主流力量,比如武者。一方面寻求保护,一方面也能真正拥有可以无惧风雨的实力,而不再让历史重现。

我们这边其实也同意北武那边的想法,可不同意他们所做的那样急切和不留退路。担心被人利用,也担心过快的融合会导致杂学一脉的学问失去纯粹性,变了味道。

特别是最近十来年,这种争执也愈演愈烈。”

罗长山做这些介绍时言语显得有些纠结,明显他对于北武国和南渊国杂学一脉之间的这些争执也是拿不定主意的。用地球上的一句名言来说就是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到底是成功上岸还是踩到旋涡溺水而亡谁也不知道。

“不过张先生提出来的‘学以致用’倒是与北武那边的理念有些相同之处,只不过立足点更纯粹,是基于学问本身,这比他们的理念更适合我们南渊国的杂学一脉。所以这次老夫才会把先生邀请过来。一方面是让先生认识一下大家,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先生之智,看看这场争执该如何消解。”

罗长山在坦诚之后也把这一次邀请张砚过来的主要想法和打算讲了出来。南渊国这边的杂学一脉已经很久没有如张砚这样提出“学以致用”的新想法的人了,而且这个人还很年轻,并且背后有一个成体系的新学派作为支撑。这对于南渊国这边的杂学一脉而言就像及时雨一般难得。

这是张砚自己没想到的。当初在廊源城里说了一个“学以致用”出来,也是为了给自己以杂学一脉的身份四处走动而不被干涉的说辞。或者说是借口。如今倒成了罗长山所代表的的南渊国杂学一脉的新思路。

这……

当晚,张砚便跟着罗长山师徒去了一家藏在巷子深处的小酒馆,里面摆了席面。但和张砚以往习惯的大圆桌不同,这次席面摆在后院,没有凳子而是用了蒲团跪坐,还是分的一个个小桌案。礼仪一看就和南渊国的不同。

“先生,这是乾德朝的习惯,老先生们就喜欢这个调调,没办法。我最不喜欢跪坐了,坐久了腿麻得厉害。”曾浩小声的在张砚耳边给解了惑。

今晚,南渊国这边杂学一脉的主要人物都会来,算是提前碰个面,也是罗长山所说的正式将张砚介绍给这个圈子的机会。

罗长山领着徒弟和张砚到场时席面周围已经站了不少人。齐刷刷的眼神都落在张砚的身上。

“哈哈哈,罗老头来啦?这位应该就是张砚张先生了吧?果然仪表堂堂年轻有为啊!”

第175章 小气

张砚知道南渊国这边杂学里有一个“杂学九老”的说法,指的就是南渊国境内杂学一脉中九个最有建树且德高望重的学问大家。罗长山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八老”自然也是全都会到场的。只不过分先后。

张砚笑眯眯的不断行礼打招呼,客套寒暄对他而言并不会觉得麻烦或者不习惯。上一世在地球上跑生活的时候这是张砚必备的技能,如今用起来依旧顺手不显生疏。

等到人到齐,张砚也转了一圈,口水都快说干了才把除罗长山以外的“八老”都认识了一遍。

简单来说这“八老”也是分成三派的。有跟着罗长山一样对于张砚提出来的“学以致用”的理念很有兴趣,同时又对张砚在世俗里显露伸手的行为比较包容。也有相反的,对张砚提出的理念很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有谬误。更对张砚混迹世俗并大展身手的做法很是反感。最后一派就是既不热情也不疏远,中立。

不过不论哪一派的“九老”,针对的只是张砚的理念和行为,对于张砚这个人还是颇为欣赏的。这源自于张砚的交际能力以及一直持晚辈的礼仪,还有他在交谈中展露出来的杂学知识。

没人知道张砚在心里反复的感谢了自己那些已经样貌模糊了的小学、中学老师。没他们的督促,张砚今天也不可能这么游刃有余。

除了地位最高的“九老”之外,到场的还有不少人,这些人虽算不上“九老”但也是杂学一脉里的大家。另外还有许多年轻人,这些人就如曾浩那样属于小一辈的人,跟着来就是长见识的。

张砚在场中最忙,应付完“九老”就是应付其余的大家。即便只是打个招呼也不该让人感觉受到冷落。这是初入一个圈子时最基本的手段,全打一圈照面,以后就好说话得多,不易招人闲话。

可如此一来张砚也就没时间去管那些小一辈的人。场中给他投去“不善”目光的人都来自那些小辈。估计是看到一个年纪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人在左右逢源的成为焦点就很不服气。甚至有人嘀嘀咕咕的说着小话,然后看着张砚的背影发出嗤笑。

张砚就当没看到。一群半大娃儿,最大的也比他小四五岁,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