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6章(1 / 2)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1337 字 6个月前

“也派些你们的人参与,出成果之后,朕好予以奖赏。”邵树德又道。

如果蜡纸、油墨成功研发,奚氏父子当然会得官,主管此事的官员也会得到升迁。

正如和珅所说,救灾要先救官。如果只奖赏一线技术工匠,而不奖赏官员,那么以后多半不会有发明创造了,因为这与官员们毫无关系嘛,他们没兴趣批钱、批物,费那事干啥?

只有让官员们也得到甜头,他们才有动力批项目,动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人力物力,支持工匠们的发明创造。

官方主导的发明创造,就是这么蛋疼。

但想要民间搞发明创造,目前又没那个资本和土壤,十分蛋疼,好像走进了死胡同一样。

诚然,他现在所处的时代,比后世明清时期开放多了,商人做官的不在少数,文人士大夫也非常推崇经商,但还是差了那么一点。

农学、数学之类的新学科,仍然不被传统士人所青睐,他们的第一选择仍然是经学。

邵树德就奇怪了,那些已经成书数百年甚至一两千年的典籍,内容都没变过,已经不太适合如今的社会生产力了,居然还在考,这事就很离谱。

唐代有官员指出,《礼记》成书日久,已经不适合唐代的社会了,应该删减、修改内容,然后作为新教材推广,但这事最终没有下文——书是成了,但考试教材仍然是西汉年间的那本。

到了后世明清时期,《礼记》已经成书快两千年了,但内容仍然没变,仍然在考。

这就有点魔幻了。两千年前的《礼记》,真的适合两千年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吗?西汉写这本书,是为了西汉服务的,你两千年后的朝代,凑什么热闹?不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考其他内容吗?

邵树德有点想趁着这个武夫当国的有利时机,更新一下考试教材,把唐朝一度提出的《新礼记》这类未竟伟业继续下去。

“印书工坊还是尽快组建吧,朕要印书。”想到此处,邵树德说道:“这批书可以不赚钱,用其他产业的利润补贴,可劲地印、使劲印。你一会就去少府,把《人口论》的雕版借走,印他个几千上万册,让更多的人读到。”

“朕——”邵树德站起身,说道:“要找大儒们来辩经,辩出几本新书来。”

第八十三章 双赢

二月二春社节,邵树德亲自来到了蓝田县的农村,躬耕!

与此同时,皇后也纡尊降贵,亲自挤牛奶,示范!

帝后二人如此卖力表演,自然是向天下人表示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背书——

至少在北方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畜牧业已经成了农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没有完全执行三茬轮作制的农村,养殖牲畜的比例也大大增加。

这是草原—农耕二元制帝国所带来的改变。

汉地与草原不再泾渭分明,农耕、畜牧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撑死了以哪种为主罢了。

农业产出的增加,令整个社会有了更大的余裕来供养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

这是一个十分积极的进步,因为可以投入到艺术、科学、教育等领域的资源更多了。社会的进步需要这些,人民的生活也需要这些。

同时,这也是一个烦恼。从长远来看,会引发人口爆炸。

当然,辩证地来看,世上万物,多半有利有弊。

人口爆炸有其坏处,自然也有其好处。

春秋战国时代,诸国林立。

一个人在本国犯了事,他可以逃亡到另一个国家。

有才能的人在这个国家不受重用,他可以换个国家,兴许就发达了,树挪死人挪活嘛。

在古典时代,大夏自有统治极限。超出这个极限,便无法管理,运气好点可以羁縻统治,运气不好人家直接割据自立了,称帝称王,你能奈我何?

对一家一姓而言,这固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有人在挑战你的权威。

但对普通人而言,如果还存在着第二个同文同种,文化习俗大同小异的国家,你就有了选择权。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跑到那个国家,语言、文字相通,习俗差不多,人种也差不多,毫不费力就能融入进去,开始新生活。

这个理论在后世被发展为“扩张xx民族阳光下的土地”——可以不是同一个国家,但得是同一个民族。

以上这些好处,邵树德没有写在《人口论》里边,但读此书的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来?

作为帝王,他都背叛自己的屁股,为你们考虑了,还想怎样?

而随着内务府、少府日夜不停地印刷,《人口论》这本书继在高级朝官们中间流传后,开始向诸道、州扩散。读到的人越来越多,意见自然也不少。

邵树德要的就是这个。

辩经,给我辩。辩多了以后,自然会形成相当的共识,《人口论》这本书的内容可以改,他不介意,只要说得有道理,符合实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