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4章(1 / 1)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1040 字 6个月前

四大商社稳步有序地开展着业务,日复一日地为大夏维持低成本的边疆解决方案。“给得太多了”这种事,让安南、辽东、云南、西域的地方土豪们欲罢不能,乖乖跟着洛阳的指挥棒走。

他的将军们在威慑敌人。

他的官员们在治理地方。

他的学者们在完善新学。

他的工匠们在琢磨新工艺。

他的航海家们在探索新航路。

……

北方牧草返青的时候,中原已经夏收,南方的水稻则在茁壮成长。

东边渔船收获第一网鱼的时候,中间的百姓已经起床,准备去田间地头忙活,此时的西边,沉沉夜幕之下,挎刀持弓的武士刚刚夜袭敌人营地,大胜而回。

云南的热带丛林之下,火光熊熊,一片片土地给开垦出来。

湖南的瓷窑之外,浓烟滚滚,一件件瓷器被烧制出来。

襄阳的汉水之中,波光粼粼,一艘艘船满载物资,驶往各处。

海州的码头之内,人声鼎沸,一箱箱的丝绸被装上船,向远方带去中国的问候。

代北的草原之上,一头头牲畜被驱赶过来,任人挑肥拣瘦,侃价议价。

就连苦寒之地的辽东,也有一所又一所的学堂被兴建起来,越来越多的蕃人走进学校,开始知道他们到底是哪国人。

一切的一切,汇聚在这片古老、文明、富饶的大地上。交融互汇,推陈出新,不断积累,慢慢稳固着新朝的根基。

这是他统治下的帝国。

新生、健壮、朝气,蓬勃发展,气象万千。

帝国的开创者、设计师,即将功成身退,留下的只有中原百姓口口相传的传说,只有草原石碑中永恒的诏谕,只有西域无上皇帝峰那无上的气魄。

这就是大夏王朝。

第一百零一章 离开

四月中,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

贺兰山下,早就已经遍地野花。

山羊在水涧旁跃来跃去,尽情展现着天赋技能。

牧人坐在山坡上,出神地看着远处排成长列、迤逦北上的大军。

好羡慕啊!放羊放羊,放个鸟羊!

这些部队在山下折腾好久了,终日练兵,一练就是数月。你还别说,连他这个外行都看得出来,练兵几个月,军士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还顺带操练了几个新阵型,大阵变幻的时候,看着挺有意思的。

有经验的同伴对他说,这些部队本来就很强,几个月整顿下来,赶走了不少混子,现在愈发精悍了,军令一下,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一往无前。

听起来有些夸张,但牧人是真的羡慕了。

他也想去里面混一身军服,领几样长短兵器,跟着吃皇粮。但三十来岁的年纪,估计没戏了。这又不是战争年代,连五六十岁的丁壮都要抓,太平盛世之时,十八岁的好儿郎挤破头都不一定能进去,何况他们这些中年人。

大夏太子来过几次,甚至住了一个月,前些时日匆匆走了。

他们这些每天观摩训练的人都看得出来,太子甚得军心,穿着戎服检阅部伍时,欢呼声如雷霆般响亮。

年纪大的人说,太子有点像灵武郡王。当年的邵大帅也是这般检阅部队,这般让军士们发自内心爱戴的。

他们这些年轻人没见过灵武郡王的英姿,但从太子身上,似乎可以一窥那位雄踞关北的大帅年轻时的模样。

恨不能早生数十年,跟着邵大帅杀敌,也不用这会还在不知所谓地牧羊了。

不过,真那样的话可能已经死了,世间之事,真的不好说啊。

上万大军走了好一会才完全消失在北边的地平线上。

众人收回目光。没戏看了,眼见着天色将暗,不如回家。

“太子——”有个少年突然说道:“太子不会去夺位了吧?”

“夺位?”有人下意识问道,傻傻的。

“就是兵谏啊。”少年说到“兵谏”二字时,声音明显小了下来,显然也知道怕了。

“嘭!”他很快摔了个狗吃屎。

只见一位本家叔伯跳到他身旁,揪着衣领,又是七八个耳光下去。

混小子,这话也是你能说的?不知道这种罪是株连亲族的吗?你想死没人拦着,但别害大家啊。

其他人也吓了一跳,纷纷上前踹了两脚。

官府若要治罪,可不会在乎他们这群人谁说了谁没说,人家根本不会分辨,在场这五六个人一个跑不了,全得抓了。

站在最外圈的一人皱着眉头,若有所思。

他姐夫在州府当小使,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据闻在偷偷采买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