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4)

新开荒的土地达到了数万亩,玉米,土豆和红薯种子也已经收集妥当,只待来年开春之后便可以正式下种。

简易的土墙草屋也建起了数千间,让所有人都能够在新建的房子内度过这个冬天。在如厕方面,陈坚做了严格的要求,所有人都必须在规定的地方进行,为此,陈坚特别让人建造了很多公共厕所。这样做一是为了卫生,二是为了便于收集肥料,第三嘛,则是为今后收集硝土创造条件,因为陈坚并不清楚这一地区有没有硝石矿,而火药又是未来必须要有的东西,据说茅房里比较容易生成硝土,陈坚当然不会轻易浪费这样的一个硝土来源。

此外,钢铁的冶炼进展也相当可观,到目前,已经能够达到日产一吨生铁的水平,这对于刚刚起步,工人还极度业余的钢铁产业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现在,钢铁制品在这里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所有人都体验到了钢铁所带来的极大便利。

第405章 推广汉语

如今,绝大多数人已经认同了陈坚编造的传说,既然如此,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装扮已经水到渠成。

衣着方面,自然是全都穿上了亚麻布衣裤,而在发式方面,陈坚要求所有人都去掉了此前那些花里胡哨的头饰,男人全都像自己一样扎个马尾,而女人陈坚则要求她们统一将头发编成辫子,这样更有利于在衣着一样的情况下分辨男女。

现在的陈坚可是说一不二,即便有一部分人不愿放弃传统的造型,但慑于陈坚的巨大威望,也不得不按照陈坚所说的去做。

在加强他们对中华的认同度方面,当然不仅仅只是一个编造的传说就够了,还必须得让中国这个词渗入到他们的脑子里才行,而要做到这一点,歌曲传唱的方式就是不错的一种手段。

于是,陈坚也不管是否合时宜,将《中国人》,《我的中国心》,《我爱你中国》等歌曲都拿了出来教会他们,让他们随时随地进行哼唱,同时让他们知道,中国,就是他们祖先的故乡,就是他们的祖国。

不得不说,好听的歌在任何时候都会受欢迎。陈坚拿出来的这些歌曲都是经典,相比于因纽特人或印第安人自己所创作的那些残缺不全毫无章法的哼哼唧唧,自然是高级得太多了,因此,这些歌曲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所有人的追捧,人们都争相学唱。而这些歌曲陈坚全都是用汉语演唱,使得他们在学唱歌曲的同时,可以加深对汉语的印象,这样就有利于未来汉语的推广。

趁着冬天农闲的时间,在陈坚主导下,展开了一场全民学汉语的活动。总共有好几千人,当然不可能将所有人集中起来统一教学,所以,陈坚采取的办法就是将每一个作业组的组长集中起来,由陈坚亲自教学,然后再由各个组长下去教各自作业组里面的成员。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陈坚还采用了对推广工作完成得好的作业组进行物质奖励的办法,奖品包括铁器,食物和布匹等生产生活必需品。此时的物资可并不是那么充裕,这些东西可是紧俏得很,相信没有人会不想拿到奖品的。

作业组是为了更好地对数千人进行管理而产生的,一开始陈坚就将几千人划分成了数十个作业组,每个作业组一百人左右,第一批的组长由陈坚指定,今后则将会采取由各个作业组成员选举的方式选出组长。

当然,这个全民学习汉语活动仅仅是开头,陈坚并不指望就一个冬天的时间就将汉语推广成功,哪有那么容易的事?不过只要持之以恒,终究有推广成功的那一天。

或许是陈坚超凡的表现征服了所有人,使得人们对学习陈坚的语言显得极为热情,经过一个冬天的学习,绝大多数参与学习汉语的人都已经能够偶尔抖上几句汉语了,虽然发音并不是很标准,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已经算是相当成功了。只要这种热情能够持续保持下去,这几千人人会说汉语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开春了,到了播种的季节。粮食乃是生存之本,对于粮食生产,陈坚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视的。

除了陈坚之外,其他所有人都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种地,所以,陈坚不得不亲自上阵手把手地教他们种地。陈坚不厌其烦地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重复了一遍又一遍,让他们必须严格按照自己的操作程序去做。陈坚的威望极高,而这些人也相对淳朴,并没有偷奸耍滑的现象出现,虽然效率不高,但整个播种过程总算在有序地推进。

现在这个阶段,陈坚走的是公有制的路线,所有生产资料全都属于整个集体,而在分配制度上,则是按劳分配的原则,谁的贡献度越高,将来分配成果的时候就能分配得更多。具体到粮食生产上,判断贡献度的标准就是各个作业组生产的粮食产量,产量越高贡献度也就越高,将来分配粮食的时候就能分配得越多,这样做有助于让下面的人保持一定的生产积极性。

从下种到日常管理,陈坚都是亲力亲为,目的就是要确保第一季的丰收,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数千人的生存问题,更是关系到陈坚的统治地位能否稳固的问题,由不得陈坚不重视。

或许是陈坚的人品不错,连老天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