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1 / 2)

辅宋 柯不贰 1172 字 9个月前

大宋使团这边出手的是个叫严或的男子,此人恰在枢密院担任过职务,对辽事宜更是精通。

于此辩论下,双方持平。

眼看这日落将至,距离李贤说的一个时辰,还有两刻钟的时间。

辽国这边终于是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辩的是两国之内政。

“我大辽各个时代的皇帝,都是积极进取。尤其先帝在世时,于内革新,任贤去邪,开科取士,无论于契丹人,还是汉人,都公平待之!

反观之宋皇,大建宫观,多行劳民伤财之举……宋人能忍受之统治,却无反叛之心,属实让某意外。”

能看得出,辽人在敏锐的发现辩论的宋人,在将话题的观点引导偏向自己,并在围观的辽人,尤其汉人中间,产生一些影响后,自知这次辩论之事,给了宋使机会。

而这次辩论,已不单单是挫双方锐气那么简单,更是事关两国的民心!

果断的想要借机把大宋给抹黑,而之提出的几点,切合实际,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大宋这边,三人中,也只剩李贤一人没有出言了。

且事涉赵官家,一般人也不敢明着讨论。

就在此时,四周观“战”者寂静等待时,李贤站了起来,一望后方的辽人官吏,又看下下方的辽国平民百姓,摇头失笑:“阁下非宋人,有次说法能理解,且提到的这些问题,李某不会直接回答,只想用记录在各州县,记录尚书省,记录大宋官家的案头上,最为真实的数据来说明问题。”

“大宋于咸平年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当时,举国范围之内,共有户数六百万之举,而光是我大宋东京,常居住之人口,就有百万之举。

当时,我大宋底层的普通人,每日的收入,也不过百文。

将近二十年,也就是去岁。

根据我大宋官方的最新统计,户数已过千万,尤其近十年来,人口增长迅猛。东京的常驻人口,则已过一百六十万!底层普通人的收入,更是从二十年前的百文,猛增到三百文,翻了将近三倍。

而我大宋百姓之日常所需,涨幅还不足一成,包括最基础的食盐,价格没有增长,价格反而下降了一半!

大宋之工坊,近些年来,于官府的大力支持下,更是开始制作食用油,让普通人也能吃得起……

李某说的这些,只是想说明,普通人的生活很简单,就是关心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皇帝是谁,皇帝在作什么?

和普通人有关系吗?只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那就是好皇帝!”

第十九章 帝崩于延庆殿

当下,各国外交自没有新闻发布会,但在中京的这场大庭广众的辩论,就相当于一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

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最终的结果便是,辽人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宋的威望于辽人心中开始增大,而辽皇的威望则被无限压低。

弱者从来都是崇拜强者的。

尤其对辽地的汉人来说,心中已然埋下了一颗回归大宋的种子,只待它长成参天大树。

十月二十一。

在辽国待了数十日,并受辽太后接见且送上礼物的李贤,选择率领使团回国。

自中京出发,这一次李贤没有选择陆路,而是选择了海路。

倒不是担心辽人会在陆上不利,却是因为东京传来的一个坏消息。

赵大官家,于近一月,也就是李贤出使辽国的这几日,已经昏倒了六次!

几乎每次醒来不久,就因疼痛难忍,昏睡过去。

如此反复,别说让赵大官家进食了,就连清醒都成了一个问题。

这等消息,先是在宫内流传,为皇后刘娥给控制。

但后来就传到了宫外,众人皆知皇帝快不行了!

他想着回去,只是想到另一个时空对于赵恒驾崩时的一些传闻,略心绪不宁,担心出现什么意外事件。

抵达辽国重要海边城镇来州,等顺利坐在船只之上,遥望东京方向,李贤沉默不语,忧虑不减:“皇太子身边有晏殊,又有李迪,和兄长。内中的城门驻守之将领,自忠之,太子安全不成问题。

唯有有些不确定的是,宫廷之内,皇后刘娥会不会联合王钦若等外臣做些什么。

毕竟,权力是糖霜,也是毒药。”

……

同一时间。

大宋东京开封,皇城之内。

昏迷了四日的大宋皇帝赵恒,终于从床榻上醒来。

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召见皇太子赵祯和两府宰执,并召吕夷简,王曾,李贤等人火速入京。

于此期间,皇后刘娥,宸妃李氏自侍奉左右。

刘娥灼灼逼人,但在明面上对李氏还是情同姐妹。

李氏则显得有些柔弱,不过因之乃太子生母的身份,宫人们也不敢阳奉阴违,反而在很多的时间内,就聚集起了一大批忠实可靠的内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