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366 字 6个月前

刚才埋罐子的地方已经变成箩筐大小的坑,周围拇指粗的树枝被碎石砸断了许多,还有很多碎石深深地嵌在粗大的树干上。

闻声赶来救驾的宿卫军见到安然无恙的刘闪,终于松了口气,全都一脸的懵逼却不敢开口询问。

试验再次成功,刘闪本就没有游山玩水的兴致,也不想扫了31个妃嫔的兴致。

追上张雁的马车后,刘闪跟她嘀咕了几句,让她们继续游玩,并向宠保护她们的安全,自己带着几名宿卫军匆匆赶到武库。

刘闪简单地跟张绍提了张皇后的情况,很快就回到正题。

刚才试验成功的只能算不成熟的「地雷」,它仍然需要点燃引线,根本不可能用在战场上。

刘闪的最终目的是做一种稍小的「投石车」,能将它抛出500米以上。

投石车很简单,将现有的大型投石车适当改小就行,关键是这个炸弹本身,它绝不能用简单的瓷罐子,只能用金属外壳,否则扔出去还没爆炸就先摔碎了。

刘闪不知道这个时代的冶金工艺如何,也不知道铁罐子外壁的厚薄,只能让张绍联系铸铁工匠,仿照瓷罐的模样制作几个厚薄不同的铁罐。

这个张绍实在太笨,刘闪说了十几遍他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此时刘闪已经急得满头大汗。

“捷报!”

“永安大捷!”

第11章 姜维之志

自建兴4年(公元226年)以来,丞相诸葛亮总共进行了六次北伐,其间虽有胜仗,但每次都铩羽而归,蜀国已经很久没有过打胜仗的记录。

城中众臣听闻「永安捷报」都觉得不可思议,眼看姜维投敌,永安城几近失陷,何来的捷报?

现在并不是上朝的时候,好几个大臣连官服都没穿,急匆匆地跟在信使的马屁股后面直奔蜀王殿。

蜀王殿外放着七八个硕大的麻袋,刘闪不及细问,急忙进入殿内,只见众臣脸上皆是喜色,好几个已经泪流满面。

众臣刚要行礼,刘闪制止后径直走到蒋琬跟前,疑惑地问道:“蒋丞相,永安城有何捷报?”

“陛下,永安城确有捷报!”蒋琬欣喜地捧着一张白绢颤抖着念道:“永安太守,平东将军,臣巩志,诚惶诚恐,代维上奏:将军姜维,智取巴东。解永安之围,获粮饷无数。斩敌一万余,俘吴将全琮。”

“这就完了?”刘闪疑惑地问道:“姜维现在何处?为何由巩志代他上表?”

“陛下,这……奏表未有言明,臣实不知啊……”

刘闪深思片刻后问道:“姜维所言是否属实?”

“陛下,殿外有巩志送来一万多敌兵左耳,理应不假!”费祎欣喜地说道。

“昨夜有探马来报,传姜维沿江而下,难道……”刘闪突然冷汗直冒,大声吼道:“来人!传令:令邓芝、张嶷、廖化火速进驻永安,然后听从姜维调遣!”

“陛下,姜维真的在吴境的巴东城?”

“这个姜维!你太自信了!”刘闪狠狠地骂道:“给你5000兵马就敢深入吴境!如果朕给你一万,恐怕你敢打到建业!”

“若真是如此,姜维此举恐怕不妥。陛下令姜维解永安之围,他不驻永安却进取吴国巴东,得胜后仍不退兵永安,这是抗旨。”蒋琬说道。

“不!朕只命他解永安之围,并没要求他进驻永安。如今永安之围已解,姜维自然不算抗旨!”刘闪冷笑道:“姜维用兵深得相父赏识,他如果没把握必会兵退永安;他让巩志代传捷报,就是在试探朕的意思!他既然有把握,朕就给他兵马!”

“陛下,臣也认同丞相的建议!”费祎上前一步说道:“吴、蜀两国向来修好,姜维此举必将惹怒吴国。如果魏国趁机攻打汉中,蜀国恐两面受敌。今南中未定,臣以为,急令姜维退兵才是!”

“修好?如果修好,他们就不该攻打永安!只有把他们打疼,将来才能真正地修好!”

“陛下,话是如此,臣仍担心魏国从中作梗。诸葛丞相主张与吴修好,就是尽量避免两线作战,蜀国如今国力衰弱,臣实在担心啊!”

“丞相不必多虑,汉中咽喉有魏延、马岱和王平驻守,定能万无一失。”刘闪哈哈大笑道:“听闻今秋吴中大丰收,想让姜维退兵,至少要让吴国赔偿咱们一年的粮饷!”

“陛下,既然如此,臣有一计!”费祎神秘地笑道:“应速遣一善辩之士前往魏国,游说魏、吴两国相争……”

“卧槽!没想到你比我还狠!”刘闪脱口而出,说完才想到自己的话有问题,还好众臣都没注意,刘闪犹豫着问道:“谁能担当此任?”

“陛下,臣认为,可让向朗前去一试。”

“向朗?”

“正是!向朗,字巨达,襄阳郡宜城县人,显明亭侯,是中部督向宠将军的叔父。

向朗早年随关羽将军守卫荆州,后来因包庇马谡被贬职,不久后重新启用,现任左将军之职,曾代理丞相册封张皇后及太子刘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