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492 字 6个月前

双方第二次接触已是半月之后,这次是双方依约换回自己的将领和使臣。除此之外,双方都没有兵马调动。

出使魏国的向朗回到了成都。

不出刘闪所料,曹叡一口答应了两国的硫磺和硝石交易,魏国几乎是以白菜价将其卖给蜀国,每月都会派出300人的商旅将其送到大散关。

魏国没有同意蜀国提出的「夹击吴国」的建议,但他们却出兵了,这让刘闪始料不及。

魏国以征东将军满宠为主将,蒋济为随军军师,胡遵,田豫为副将,引兵8万从襄阳出发,一路南下,已经陆续占领吴国南郡的编县、荆门等地,正在向当阳进发。

刘闪不知魏国此举的用意,急令信使快马赶到秭归,将这消息告诉姜维,至于与吴国之战是战是合,是进是退由他自己定夺。

姜维收到消息的时候,探马来报,陆逊已经兵退夷陵。姜维和几名将领商议后,一致认为陆逊要么会救援当阳,要么会继续东退,抢在满宠之前赶到江陵。

姜维正在考虑是否继续东进,另有探马来报,吴国以潘濬为主将,吕壹、陈表为副将,引兵10万已至竟陵地界,并在继续向江陵进发。

荆州最北面的南阳郡已是曹魏的地盘,他们牢牢控制了襄阳,随时可以大举南下。

江陵乃是吴国南郡的重要据点,可以说丢了江陵就等于失去了荆州。

相比之下,吴国东边的建平郡诸城跟南郡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吴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以陆逊、潘濬20万兵马的绝对优势保住江陵,并将满宠赶出南郡。

面对如此大好时机,廖化、张嶷和张绍等人主张兵进夷陵,首先占领宜昌,若吴魏二国相持于江陵,则继续沿江而下攻占宜都,然后留一队人马埋伏于荆门山和虎牙山。

如此一来,若江陵之战吴军得胜,必会回军东进,蜀军可假意放弃宜都退往宜昌,荆门山和虎牙山的伏兵可痛击吴军;

若魏军侥幸得胜也会损失惨重,蜀军可趁魏军兵疲之时攻占江陵。

另一方面,高翔、邓芝、吴班和傅佥等人则认为魏军必败,建议留1万人马固守秭归,由4万兵马往东北方向行进,借机攻取临沮,然后南下攻占当阳,可切断魏军之退路向东吴修好,两国借此暂且罢兵。

姜维的「二分天下」之策的根本是时刻威胁荆州,然后最大化地消耗吴军,待时机成熟后,以迅雷之势击败吴国。

面对横插一脚的满宠大军,姜维深思熟虑后,决定采纳廖化和张嶷等人的建议,兵进夷陵。

姜维令廖化、张嶷各自领兵3000,首先占领信陵,然后东进占领宜昌;

令高翔、邓芝各领3000兵马为后援,待控制住宜昌后,高翔、邓芝转为前锋,廖化、张嶷转为后援,沿江而下占领宜都。

四将率兵离开后,姜维仍觉得不放心,半夜时分急令张绍、傅佥各自领兵5000,往西至巴东城后立刻南下,绕过建始、恩施二城,再沿夷水而下直取偃山。

这条路线正是不久前全琮部队大迂回的路线,它绕了很多路,但仍然可以经过长阳小镇抵达夷道并占领宜都。

凌晨时分,探马报来满宠部队南下的战报,他们攻取边县、荆门和当阳城时,吴兵未曾抵抗,魏兵几乎是兵不血刃就行进到江陵城北。

不对!情况不对!姜维似乎想到了什么。

“不好!中计了!”姜维发狂般地大声吼道:“廖化、张嶷、高翔和邓芝四将危矣!”

第18章 两面受敌

边县有吴国的大将朱桓驻守,这是一员猛将,曾破曹仁、斩常雕、俘王双、破曹休,吴国黄龙元年(229年),朱桓被孙权封为前将军,领青州牧。

边县驻有朱桓的2万吴兵,另有勇将胡综和李膺相助,满宠如何能兵不血刃直达江陵?

很明显,吴、魏两国大张旗鼓,将近30万兵马鏖战于江陵,这一切都是假的!

我姜维究竟何德何能?敌对多年的吴、魏两国联手作戏,就为了自己手上这5万蜀兵?

此时的姜维并不知道,魏将司马懿领兵15万,正在向大散关进发,似乎有大举进犯汉中之意。

姜维在秭归留了1.6万兵马,令赵广、赵统二将死守秭归,自己携吴班、梁绪和梁虔,引1.2万兵马出城。

次日正午,日夜不停行军的姜维终于在恩施城北追上了张绍、傅佥的1万兵马。

稍事休息后,姜维令吴班、张绍、傅佥各领3000兵马,分别屯于恩施城东、西、南门,自己领3000兵马屯于北门,梁绪、梁虔领剩下的1万兵马在四门掠阵,力求一鼓作气攻下恩施。

没错,建平郡南部的恩施不再是被劫掠后的空城,陆逊已经秘密派张承领兵5000在此驻守。

在陆逊的手上,恩施城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往北可取巴东,断蜀兵东归之路;

西可断夷水之道,阻挡蜀兵救援被困的廖化、张嶷等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