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299 字 6个月前

——爰于此良辰美景欢言嘉礼共协唱随——

——入洞房而喜溢花烛辉煌——

——睹华屋之欢腾笙歌迭奏——

——欣此时宜室宜家烂门庭而有耀——

——卜他日而昌而炽庆瓜瓞兮绵长——

——用志燕喜以抒忱为尽长乐未央之颂——

——特贺鸳盟而书牒愿敦二好无尤之文——

——寅筮吉辰行合卺之礼——

——伏愿——

——百年偕老永结琴瑟之欢——

——五尽其昌早协熊罴之庆——证婚人蒋公琰恭贺新禧。”

婚礼完成后,二人被几名「执事侍女」和「灯笼侍女」送至刘闪的承德殿,刘闪的心久久未能平静。

汉式婚礼讲求的不是热闹,而是庄重,其核心只有一个「礼」字。

经历了这场简朴的汉式婚礼,刘闪发现经过这一千多年的时间,后世的人们丢失了太多太多重要的东西。

在刘闪生活的时代,婚礼上的新人都会喝交杯酒,它源自汉式婚礼的「合卺礼」,其实双方杯里的酒非常苦涩,这杯苦酒象征夫妻二人在以后的婚姻生活中同甘共苦,共同体验各种酸甜苦辣。

一千多年后的人,经常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的「结发之恩」或「结发妻子」,这也源汉式婚礼中的「结发礼」,就是分别剪下新郎和新娘的头发一缕,然后将其结在一起,发相结,心相印;

这个礼节象征夫妻一体,相濡以沫,永不离弃,要求新人要牢记夫妻之义,结发之恩。

李昭仪静静地坐在榻上,轻轻地握着刘闪的手,口中喃喃地重复着「执手礼」中赞者的话:“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刘闪突然想到自己是皇帝,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嫔妃,李昭仪只是其中的一个,可是对她来说,自己却是她的全部!

刘闪鼻子一酸,动情地说道:“昭仪,你永远是我的昭仪!这宫里只会有一个昭仪!”

“陛下……”李昭仪的头缓缓靠在刘闪的肩上……

第40章 未雨绸缪

在刘闪所了解的历史上,史学家及很多三国爱好者对姜维贬多褒少,主要是因为他连年征战,耗损了蜀汉的国力,却未伤及曹魏的根本。

姜维最后一次北伐时,蜀中文武官员几乎都在反对,就连廖化也多次劝姜维休整军队,认为「连年征伐,军民不宁,兼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建议勿强行难为之事」。

后世的人们总结了姜维11次对魏国用兵的结果:其中大胜2次,小胜3次,相距不克4次,大败1次,小败1次,总体来说,姜维是胜多败少。

从「宏观」上来说,姜维北伐确实造成了蜀汉「兵困民疲」,这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样道理,魏国也有损耗,而且作为战败方的魏国损耗远比蜀汉来得大,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蜀魏两国之间国力的差距。

正是姜维的主动北伐,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不断衰退的蜀汉政权。

在这几十年里,蜀汉土狭民寡,而曹魏拥有九州之地,后者被迫采取战略防守长达三十年,这在军事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只要一有空闲,刘闪就会仔细回想自己读过的史书,希望找到姜维北伐曹魏「寸功未立」的原因,希望在今后决定性的北伐中尽量避免相同的失误。

众所周知,蜀国后期将才匮乏是个重要的原因。特别是最后几次北伐时,面对强大的魏军,姜维一人要担负起统帅、大将、参谋的全部职责,可见姜维当时处境的艰难。尽管如此,他仍然能在战术上不断取得胜利。

在刘闪看来,姜维的军事才能应该不会低于邓艾,正是由于两国兵力和国力的巨大悬殊,以及后勤供给上的困难,这才使得姜维的几次胜利都难以进一步扩大战果,只能无奈班师回朝。

另一方面,朝中官员的打压也是原因之一。据史书记载:“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兵不过万人。”

就是说早期的时候姜维手下的士兵还不到一万人,北伐只能是小打小闹,对于魏国根本就没有什么威胁。

在历史上,公元253年之前姜维一直担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直到253年费祎被刺身亡后姜维才升任大将军,即便如此,他能动用的兵马也不到5万人!

看来,要一统华夏,实现自己「大汉万年」的宏愿,必须要对姜维绝对的信任,也要做他坚强的后盾!

天已微明,门外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刘闪替熟睡的李昭仪盖好被子后轻轻起身。

“陛下,已经查到些蛛丝马迹,现要可以确定黄晧很多朝臣及他们的门人常有往来,特别是陈祇!”向宠低声说道。

“陈祇?他是何人?现居何职?”

“陛下,陈祇,字奉中,乃是前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其相貌威武,善长多种技艺,深受费祎的赏识,现任是费祎府中的家臣。”

刘闪听完向宠的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