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400 字 6个月前

曹叡闻之大惊,因为朝中大将几乎都跟随司马懿或满宠伐吴,朝中已经无良将可派,并且洛阳、长安等地并无兵马!

众臣议论一番后,魏皇曹叡已经做好了放弃长安的打算,他急令前镇西将军郝昭之子郝凯、武卫将军曹训,领洛阳的3千卫兵去守潼关。

司马懿总督雍、凉兵马,他自然知道蜀军出散关后,如果要东进,必须先取陈仓。

魏太和2年(公元228年),司马懿为阻止蜀军出散关东进,派郝昭和王双修筑了陈仓城。

陈仓城并不大,但郝昭守城有方,他主持修建时,竟然破天荒地在城内加筑了第二道防御墙!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郝昭仅用1千兵马就阻挡住诸葛亮的五万大军!

当时的蜀军昼夜不停,诸葛亮也想尽办法,蜀军连攻二十余日仍不能克,魏国援军张郃赶到后,诸葛亮只得撤军,第二次北伐宣告失败。

司马懿相信,陈仓的3千守军足以抵挡汉中的3万蜀军,哪知陈仓城很轻易地就被魏延攻破,长安乃至洛阳以西就完全暴露在蜀军的面前。

司马懿千算万算,怎么也没料到后院失火!

曹叡在信中并没有要求司马懿立刻回师救援长安,不过司马懿知道不能再等,也不可能向圣上建议由满宠回师,因为满宠的大军在东线,等他赶回的时候,估计魏延的大军已经打到洛阳城下!

在司马懿看来,南郡的蜀军已被切分成好几块,各部不能相互应援,并且蜀军粮草将尽,大胜就在眼前,就算要回师长安,也不能轻易放弃即将到手的重创蜀国的机会。

考虑到襄阳城中还有2万兵马,司马懿立刻下令,由胡遵领城中的1万兵马日夜不停赶往长安,如果长安已破,就退守潼关,与守将郝凯和曹训一同据险而守。

魏国后院失火,却没有过多地打乱司马懿在南郡的部署,他算到蜀军的粮草已尽,为了尽快结束南郡的战事,他决定首先吃掉转至宜城的3万蜀军,打通自己粮道的同时,也打通了回师长安的通道。

现在的王昶是魏国的扬烈将军,司马懿令他为副将,与费曜领兵2万,大张旗鼓地北上逼近宜城。

与此同时,司马懿令徐质、戴陵不停地佯攻编县;

陈泰、文钦、王雄收到司马懿的命令,不停地派兵袭扰吴懿和关索的营寨;

郭淮和朱灵也摆出强攻荆山的阵势。

司马懿的这一系列动作是为了给粮草将尽的蜀军更大的压力,迫使姜维改变部署,同时拖住蜀军,给费曜和王昶争取更多的时间。

费曜和王昶领兵来到宜城摆开阵势,激励士气后首先派出陈佐和陈坦各自领兵2000佯攻东门和西门,再由王昶领兵3000主攻残破的南门。

三路兵马疯狂地扑向城廓,城上蜀军有条不紊地以弓箭和连弩加以还击,陈佐和陈坦丢下几十具尸体后不敌退去;

主攻的王昶本以为很快就能通过残破的缺口杀入城内,哪知蜀兵重点防御这些缺口。

不到半个时辰,将近千名魏军倒在缺口处,众多的尸体竟然垒成高高的人墙,王昶见势不妙,急忙收兵。

此时城门大开,一队蜀军出南门疯狂地尾随追杀,王昶伤了近半人马才逃回本军大营。

“宜城的蜀军士气高涨,完全不像是饿了2天的样子,这到底怎么回事?”

费曜远远地看着缺口和城下的一千多具魏军尸体,突然想起蜀军进入宜城时,几乎都背着沉甸甸的布袋。

难道布袋里装的不是修复城墙的沙土?

难道布袋里面全是粮食?可是,有这种可能吗?

费曜猛地打了个寒颤,全身冷汗直冒,赶紧命人前往编县报知司马懿。

第69章 计中有计

费曜派回的信使还没赶到,司马懿已经察觉到蜀军的异常:在陈泰和文钦袭扰吴懿的营寨时,蜀军坚决给予还击,还派人追赶至魏军大营,蜀军在寨外辱骂挑衅一番,然后不慌不忙地返回自己的营寨,完全不像缺粮的模样;

朱灵和郭淮袭扰荆山时,他们发现张绍和傅佥的2万蜀军已经撤至山顶,魏军在昨日蜀军扎营的地方,找到很多散落的米饭和面饼,有的已经有腐烂霉变的现象!

得知这些消息后,司马懿也觉得很奇怪,如果蜀军缺食,断不会如此浪费粮食!

费曜的信使回报后,司马懿的脊背有些发凉。

他猛然想起另一件怪事:前段时间,费曜运粮的船队多次想突破陈泰的封锁,这两日却没了动静。

当时司马懿以为陈泰的大军吓止了对岸的蜀军船队,所以没有多加注意。

联想到蜀军不同寻常的举动,司马懿急忙绕道来到陈泰的寨中,远远地看着停泊在南岸的蜀军船队,突然两眼一黑,差点喷出一口老血!

河对岸确实停着三百多只木船,船上满载着涨鼓鼓的布袋,司马懿能肯定袋子里装的不是粮食!如果是粮食,船的吃水不可能这么浅!

又被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