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444 字 6个月前

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穿的粗麻布衣,以及宫庭嫔妃、富家千金们穿的锦罗绸锻都属于汉服。

对普通百姓来说,它只是蔽体或保暖的基本生活用品;

对那些嫔妃或富家千金来说,锦罗绸缎除了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或富贵之外,汉服承载不了太多其他的东西,至少在这个乱世是这样。

刘闪对此却不认同,他允许普通百姓穿锦罗绸缎,其目的是激励百姓努力耕种,实现自己「大汉万年」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大汉万年,除军事上的开疆拓土之外,他还要让汉服成为汉民族的文化和骄傲,使之万年传承。

允许普通百姓穿丝织或锦罗绸缎,这条政令的推出并没有遇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

刘闪之所以让各郡县百姓们在正月15这天领取稻米,其实还有另一种用意。

正月15那天,蜀中各郡县都有「元宵花灯」。今年的花灯与往年不同,它由各郡县的官方主办,其规模将会非常庞大,包括南中的「蛮荒地区」也是如此。

纺织局生产的首批丝帛锦罗已经陆续运到各郡县,在这一天,刘闪的新政令将正式生效。

百姓们到大汉银行领取稻米时,自然能看到大汉银行旁边的丝帛布料销售店。

届时,纺织局的织工将首先穿上这种布料做成的汉服,在各销售店推广销售,各郡县官员和他们的家眷也会出现在现场,向百姓宣传新的政令。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些身着华美汉服的织女和官员家眷也将出现在「观花灯」的现场,这也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广。

除此之外,这场活动还包含了刘闪的另一层深意。

汉代时期,儒家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并没有其他朝代那么严重,不过已经有了萌芽的趋势。

刘闪注意到,民间已经开始流传「好女不观灯,好男不鞭春」的说法。

在刘闪看来,儒家礼教也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它对于女性束缚比较多,提倡出阁前的女子不适合去大庭广众之下抛头露面。在刘闪看来,这简直就是对女性的侮辱。

当然,刘闪有这样的想法,或许他本来就不属于这个时代。

「元宵观灯」本是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果因为儒家礼教剥夺了女性的这个权利,大汉的复兴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刘闪就是想趁这一次的观灯活动,将这种礼教的束缚消除在萌芽状态。

刘闪考虑到观灯时人很多且杂乱,啥事都有可能发生,特别让各地官员维护好治安,确保百姓们平安地渡过这个不一样的元宵佳节。

正月15,成都城内,文庙街花团锦簇,热闹非凡。前往观灯的人络绎不绝,既有世家、门阀中的贵族男女,也有富家的少爷千金,甚至还有部分普通的富户百姓。

今日的刘闪没有穿皇袍,他身着普通贵族的衣冠,携众多身穿华丽汉服的嫔妃和婢女出现在观灯现场,凯旋归来的众多将领、朝中文臣也携妻儿老小前来助兴,引来百姓的一阵欢呼。

刘璿远远地就看到姜霞走来,他拉着自己大一点的妹妹刘怡,飞快地往姜霞跑去,送上早就准备好的糖葫芦和纸风车,王贵人和身着便装的宿卫兵赶紧迎了上去。

前方的广场上,围观的百姓发出阵阵喝彩,这正是刘闪特别安排的歌舞表演,百姓们得知这些表演者都是宫中的歌舞姬,全都感动地泪鼻涕零。

皇上御用的歌舞姬,在元宵佳节为普通百姓们表演,刘闪这个「明君」、「仁君」的形象很快就深入民心。

在今晚的元宵灯会上,百姓们第一次注意到汉服之美,他们意识到这样的衣服随时可以穿在自己的身上,心中无限向往的同时,都在暗下决心努力种粮换取铢钱,再买丝帛锦缎。

同时,百姓们也意识到,所谓的「好女不观灯」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人家宫庭王侯、门阀世家都没有这样的观念,他们家里的小姑娘都在无所顾忌地游玩打闹,难道她们就不是「好女」?

既然没有政令要求未出阁的女子禁足,普通百姓为何要遵守这样的规则?

姜维有意无意地靠近刘闪,再次提出领军北上的建议,刘闪当然表示赞同,不过希望姜维能过几天再走。

刘闪是考虑到兵将们常年在外征战,极少与家人团聚,希望他们在这新春佳节,国泰民安之时好好享受一番人伦之乐。

兵将们浴血奋战,立功受赏,归根到底,所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当然,刘闪还有自己另外的打算,就算军情再紧急,至少要办完这件事再走!

第79章 清明祭英魂

姜维成功地以襄阳为诱饵,使得吴、魏两国大动兵戈,蜀国趁机置身事外,这是姜维在战略上的巨大成功。

然而姜维并不满足于此,他要火上添油,再在魏国的雍、凉二州烧上一把火。

姜维的目光转向了蜀国的北方,羌人!

春秋时期,义渠羌部落建立了义渠国,其领域包括甘省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