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259 字 6个月前

“蜀军兵出子午谷!”

“蓝田大营被蜀将王平占领!”

“魏延直奔潼关!”

“马岱直奔武关!”

探马报来消息,魏国后方的空虚的军事要地都遭蜀军的袭击,司马懿顿觉五雷轰顶。

此刻,魏国的4万骑兵却远在陇西郡!曹叡直呼「我军危矣」,晕倒在北原的军帐中。

若是蜀军攻克武关和潼关,魏国的22万大军将断绝所有的粮草军资,并且无法撤回关中。

至此,司马懿只得含泪撤去围困五丈原的大军,星夜回师救援武关和潼关。

“都……都……督……不……不必心……急……急……”

“蜀军截我退路!徐质、戴陵远在陇西,且战况未知!若此二将失利,蜀军骑兵来袭,我这18万步卒必危!如何能不急?”

司马懿没好气地喝道,他扭过头,却见说话之人一脸的沉着。

“不知士载有何高见?”司马懿耐着性子问道。

“都……都……督……”

司马懿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命人取来纸笔,让他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第98章 邓艾出仕

邓艾,本名邓范,字士载,本是魏国在汝南的屯田之民,因其富有才识,被推举为「典农都尉」。

其任职期间广开河渠,兴修水利,引水灌田,几年时间就在淮河上游积蓄了3千万斛粮食,极大地充盈了魏国的军库。

司马懿被俘获释后,他听闻邓艾颇有才能,就给了个不起眼的小官,随身留用。

上个月,魏军在渭水南岸被姜维一路追赶,全军仓惶渡过武功水时,邓艾曾力劝司马懿不要渡河。

当时,司马懿的心头既恐惧又烦乱,并未听其之言,强行渡河后果遭蜀国骑兵截杀,幸得郭淮及时引军来援,魏军的步卒才侥幸逃过被屠的厄运。

返回长安之后,司马懿想起这个无名小将之语,更佩服他的谋略,便让其出任参征西军事,准其参议所有的军机要事。

刚才司马懿慌乱之时考虑不周,阅过邓艾的手书后,这才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

首先,潼关和武关各有2千兵马驻守,易守难攻,魏延和马岱都只有3千兵马,又无大型的攻城器材,绝无攻克这两座要塞的可能。

其次,长安城中有猛将胡遵的1万兵马驻守,蜀军的目标并不是长安。因此,可令胡遵引兵去救武关和潼关。

再者,就算蜀军攻克武关和潼关断了自己的粮道,也可从临晋绕道回洛阳;

如果担心蜀军追杀,也可以率大军从东北而上,经北地、冯翊二郡,再借道匈奴人的地盘回到洛阳。

魏军众将都对邓艾的沉着和谋略赞赏不已,司马懿全部按邓艾之计而行:令驻守长安的镇西将军郝凯引3千兵马去救潼关,令武卫将军曹训引3千兵马去救武关,令胡遵引4千兵马去救蓝田大营。

做好这些部署后,司马懿再令文钦引2万步卒日夜兼程,前往子口扎下坚实的营寨。

这样一来,即能阻断蜀军退回子午道之路,也能阻断蜀军从子午道继续出兵增援。

司马懿不知道姜维的粮草还能支持多久,但他知道魏军的粮草还能支持15日。

至于围困五丈原的魏军主力是否要退兵,或者从哪条路线退兵,这就要看东、西两线的战况而决定。

半夜时分,一声巨响之后,潼关的城门下方破了一个大洞,守关的魏军还没回过神,早已隐蔽在墙边的十几名蜀军抡起大锤一顿猛砸,城门应声破裂。

惊慌失措的魏军根本挡不住蜂涌而来的蜀军,经过短暂的交战后,一千多惊魂未定的魏卒全都放下兵器跪地乞降。

魏延可没其他将领那般仁慈,就像他攻克陈仓和张掖城时一样,令兵将把降卒全部斩杀,同时亲自到门口督促蜀军修复城门。

在这基本相同的时间,马岱也以同样的方式破坏城门后攻克了武关。

王平洗劫蓝田大营获得大批粮饷和军械,他令兵卒将不能带走的物资全部烧掉,然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魏容和魏昌率领前往潼关,自己就率另一路前往武关。

次日正午,胡遵引兵赶到蓝田大营时,发现熊熊的大火烧了一天一夜仍未熄灭;

郝凯领兵赶到潼关时,魏延已站在城头哈哈大笑;

曹训赶到武关时,见此要塞已被蜀军攻克,只得退回长安。

陇西郡……

蜀军的「大汉铁骑」准时停下休息,徐质和戴陵急令士卒埋锅造饭,正当魏卒全都松懈时,蜀军突然拍马杀来。

这支骑兵全是魏延临时组建的弓骑兵,其中只有1万骑安装了马鞍和马镫,这1万骑负责首次的冲锋,力求一击就重创魏军的士气。

这支装备齐全的铁骑果然不负重望,加之魏军没料到蜀军「不按常理出牌」,他们在松懈时仓惶应战,还没没来得及排好阵列就被打乱了建制,很快就死伤了2千多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