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491 字 6个月前

孟光仍然沉浸在发大财的梦中,刘闪解释道:“孟大人,每个小卒缴纳的69800铢,朕取其中的两千至一万铢做为介绍费,用于返还给上线;朕想要的,是每个小卒的59800铢,所谓的介绍费不过是个幌子。”

孟光终于恍然大悟,刘闪接着说道:“孟大人,朕确实让你做「将军」,百中之五。你培养一批能说会道的细作,再拨一笔专款加以包装,让他们潜入魏国。

以「黄河大开发」、「酒厂投资返利」、「纯资本运作」、「1040阳光工程」、「白糖连锁经营」、「百姓互助理财」等等名目为幌子,就用「五级三晋制」的方法,让这种骗术在魏国遍地开花。”

“陛下,此种骗术实在精妙!”孟光由衷地赞道:“只要一人上当,很快就能带来一片,就像滚雪球一般,实在恐怖。”

“孟大人,此法在魏国实施时,咱们在幕后的身份,千万不能让人察觉;另外,要完善骗术中的每个细节,让受骗者在拉人头时不会到处张扬,以免引起魏国朝廷的注意。”

“陛下放心,微臣定会注意。”孟光说罢,又想起自己来此的另一个目的,赶紧说道:“陛下,如今的大汉国力强盛,又将建立巢湖贸易港,我与魏国的贸易还将扩大,交易数额必将成倍增长。然,我大汉现有的铢钱数额太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

刘闪并未说话,孟光接着说道:“陛下,我与魏国的铢钱仍然不能互换。所以,魏国商旅在贸易时,都是通过实物换取我大汉的铢钱,购买我国商品卖往国内后,再以实物换取「大汉万年」。

同时,我也要先用实物换取「魏五铢」,然后才能购买魏国的粮食、药材、矿石和蚕茧等物,这既不方便,也不利于两国之贸易啊!”

“孟大人,你言下之意,是想推进两国铢钱的互换?”

“陛下,「魏五铢」的重量与我基本相同,含铜量略高于「大汉万年」,若是相互承认或互换,我可占得一定的便宜。

但是,这并非长久之计:微臣听说,魏国又发现了两座大型铜矿,若魏国肆意滥发铢钱,这将对我极为不利。所以,两国的铢钱绝不能互换。”

“我大汉也有铜矿,魏国敢滥发,我也可以加大铸币规模!若是高兴了,我直接铸魏国的铢钱,难道怕他不成?”刘闪不屑地说道。

“这样一来,两国的铢钱都将贬值。”孟光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我「大汉万年」流通五年以来,皆是15铢换一斛稻米,币值从未变动,百姓对其非常信任。

若是两国相互滥发铢钱,其购买力就会逐渐降低,百姓必将深受其害,不可不察啊!”

第474章 兵马未动,经济先行2

“若是这样,那就跟当时的吴国一样,让魏国民间的「魏五铢」变成「大汉万年」,让魏国的世家财阀将手中的铢钱全都换成「大汉万年」!”

“陛下,吴国国内铜矿不多,他只敢铸「当值五百」,不敢滥发铢钱,我用此法自然可行。

然,魏国国力强盛,绝非吴国能比。他的商品无法与我大汉竞争,必会想尽办法弥补贸易上的亏空。

当前,魏国的两座大型铜矿即将投产,铜锭必会大量地铸造出来。

如果两国铢钱实现互换,魏国必会滥发「魏五铢」;若保持现状,魏国极有可能盗铸「大汉万年」,我得尽早应对才是!”

“孟大人,你的意思是……我得尽快换发新币?”

“陛下,仅仅换发新币还不行!”孟光正色说道:“陛下,因为我大汉的国力正在增强,发行大额铢钱势在必行。同时,我也要尽快换发新币,防止魏国盗铸铢钱的流入。”

孟光说罢,刘闪立刻陷入沉思。

古时,各种金属的冶炼已经兴起,就算最容易获得的「铁」也是稀有物品:在唐代,全国的铸铁产量才一千吨,到了宋代,全国的铸铁产量也不过四千吨。

由此可见,要维持一个货币的币值稳定,在防止私铸和盗铸的前提下,必须采用较为稀有的金属铸造货币。

其实,在当前直至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各朝各国普遍流通的钱币,几乎都是由铜铸成:比如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卫青受赏黄金20万斤;

又比如王莽执政时期,宫廷藏金多达140吨;

这里所说的「金」或「黄金」其实都是铜!

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黄金被冶炼出来,就连铜也极为稀有。

因此,一个钱币中含有的铜的价值,实际上与它的购买力基本相当,这就能维持物价的长期稳定。

就如刘备入川初期,因为铜的不足,就发行「当值一百」的大面值铢钱,强制掠夺蜀中的财富;

近两年吴国的困难时期,孙权发行「当值五百」,其用意也是掠夺民间的财富。

因此,铸造的铜锭不足,或是铜矿被大量地开采并铸造成铢钱,这都会引起物价的波动,最终的受难者必定是后知后觉的百姓。

在这个时代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