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1 / 2)

嫁给一个和尚 罗青梅 1151 字 6个月前

尉迟达摩能和杨迁成为朋友,能默默支持杨迁联系中原,岂会是毫无斗志的懦弱之辈?

“此外,我敢冒着风险来见尉迟国主,还因为一封信。”

瑶英一字一字念出一封信,最后道:“……誓死归国,遥盼王师。”

她念的是多年前送抵长安的一封求救信,由高昌上一代国主亲笔所写。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朱氏,正值各地爆发起义,朝廷自顾不暇,朱氏忙着南逃,哪还顾得上几千里之外的求救?

李德登基之后,让朝中大臣传看尉迟国主的信。

那时,他和幕僚认为求救信年代久远,不必理会,命大臣传看,一是显示朱氏的无能,二是暗示他想收复河西。

瑶英听李仲虔提起过那封信。

高昌的几代国主都在想办法联系中原,从尉迟达摩的祖父到他的父亲,再到他,虽然希望渺茫,他们仍然心存希冀,最后杨迁一行人踏上东归之路,前前后后几十年,无数儿郎前仆后继,只为请求中原发兵。

杨迁的枯骨和万言书被人发现了,还有更多的杨迁和信件永远埋藏在流沙之下。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瑶英看着尉迟达摩的眼睛:“上一代国主不知道中原是否一统时,尚且冒险派人向中原请求援兵,东归之志何等坚定,那时朝廷无暇西顾,如今中原一统,魏朝兵强马壮,国主身为尉迟家之后,难道会拒绝和魏朝结盟?”

听她念出信,杨迁神情激动,虎目含泪,父亲为他起这个名字,就是要他时刻谨记他们是被迫迁至高昌的,他当继承祖父、父亲的遗志,誓死归国!

他看向尉迟达摩,一字字道:“达摩,你还在等什么?我们这些年费尽心思联系中原,不就是为了请求朝廷发兵吗!”

尉迟达摩双手搭在凭几上,红发披散,姿态闲适,像喝醉了似的,褐色双眸浮起朦胧之色,漫不经心地道:“我什么都没答应。”

杨迁额前青筋暴跳:“你——”

瑶英笑了笑,拉住快要暴跳而起的杨迁,和尉迟达摩对视。

尉迟达摩很谨慎,这几年他默许杨迁联络各地义士,自己却从没露过面,假如杨迁事发,他可以撇清干系,把杨迁推出去当替罪羊。

他这个人,既不得罪瓦罕可汗,也不得罪海都阿陵,更不会得罪昙摩罗伽和她,他和每个人都保持着微妙的合作关系,哪方势力强大,他就偏向哪方,任你搓圆捏扁,他始终能找到求存之法。

所以,可以和他合作,但不能完全信任他。

瑶英含笑说:“我明白,尉迟国主什么都没答应,我今天也没见过尉迟国主。”

尉迟达摩眸中精光一闪。

两人四目相接,都领会了对方的意思。

“我听说公主招募义军,雇佣商队,赎买被贩卖为奴的河西人……”尉迟达摩道,“若有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公主可以给杨四带句口信。”

这是让她有事找杨迁。

瑶英点头。

杨迁挺起胸脯,道:“我一定会照顾好公主!”

尉迟达摩脸色缓和了几分。

几人商量了一些怎么秘密训练义军、传递消息的事,毡帐外乐声阵阵,歌舞喧嚣。

不知道过了多久,帐外响起几声唿哨。

杨迁眼神示意瑶英该走了。

瑶英起身告辞,像是忽然想起什么,低头从袖中拿出一枚圆润小巧的瑟瑟,递给尉迟达摩。

尉迟达摩接过宝石,脸色骤变,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大,双手轻颤。

瑶英轻声道:“前不久,我的亲兵途经大海道,发现几个北戎人在追杀一对姐弟,出手救了他们,这枚瑟瑟是小娘子的饰物。”

尉迟达摩双拳握紧,浑身发抖。

“请国主放心,他们会被送去王庭,得到最妥善的照顾,没有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依娜夫人那边,可能以为他们已经死在大海道了。”

瑶英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公主。”

身后传来尉迟达摩的声音。

“公主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这件事?”

瑶英回头。

尉迟达摩双眼微眯,在黯淡的光线中仔细观察她脸上的神情。

这枚瑟瑟是他女儿的,他不会认错。

依娜想杀了他的儿子和女儿,文昭公主救了他们,又或者文昭公主为了劝说他答应结盟,直接派人拦住依娜的人,救下姐弟,陷害依娜……不论真相如何,他宁愿自己的孩子被送去佛子的王庭。

孩子被送走时,他还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他们了。

文昭公主救下姐弟俩,为什么不早些说出他们的下落?

瑶英笑了笑,“国主风采过人,刚才乍一下看到国主,一时没想起来。”

她派人救下尉迟达摩的孩子,确实打算以此来打动达摩,让他可以少些顾虑,不过如果一开口就提起姐弟俩,更像要挟,所以她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