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385 字 6个月前

在「部」之上的则是「营」,「营」的编制各国都不相同,以蜀国为例,一个「营」含5「部」,合计2000兵卒,其统率称「将军」或「校尉」。

蜀国以步兵为主,如果营将军没有特别的要求,每个营设2部长枪兵、2部弓箭手、1部盾牌兵,这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战斗单位。

这个时代的百姓并不了解军中的编制,所以他们遇到带兵统领,不论他是「军司马」还是「侯长」或「屯长」,都以「将军」做为称谓。

职位低于「将军」的统帅听了自然心里舒服,职位高于「将军」的统帅听了也没什么不妥。

在一千多年后的影视剧中,经常有「领兵xx人前往某处」,或是「领兵xx拒敌」等说法,很多人都不了解,在关键时候还要一个一个地清点士卒数量,必会浪费很多时间,甚至觉得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包括刘闪也是这样认为。

刘闪也是了解到军中的编制后才明白,「领兵xx人」其实用不了几分钟时间,对那些熟息自己部下的将领来说,这是瞬间就能完成的事。

虽然这几万魏卒有基本完整的编制,要在这些人中找出司马昭却不是易事。

由于经常发生各种减员和兵卒补充,以及掉队、归队、临时重编等情况,基本的「伍长」或「什长」不认识自己的兵卒十分正常,甚至有的「什长」也不认识自己下面的「伍长」,军中混入几个陌生人就极难发现。

“不论在军中居何职,如果谁认识并指认出司马昭,赏钱10万铢,封「四镇」。”将军!”

这是姜维为找出司马昭采用的激励之法,在魏军疯狂的骚动和短暂的混乱之后,确实找到了司马昭,然而结果却让姜维哭笑不得。

不错,这些魏兵确实指认了混在军中的司马昭,可惜不是一个,而是一千多个!经过牛金仔细辨认,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司马昭。

看来这些兵卒都想获得奖励和封赏,他们把自己的「伍」中不认识的人,全部当做司马昭给指认了出来。

姜维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在战场上指挥数十万兵马也轻松自如,但要在不认识的几万大军中准确地找出一个人,确实有些为难。

司马昭的身边肯定有数量未知的死士,再加上已经打草惊蛇,要找出真正的司马昭已经没有可能,这几万魏卒更不敢轻易地招降。

姜维不动声色地离开,他不想再浪费一粒粮食去供养这几万魏兵,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只得做出近乎疯狂的决定:既然找不出谁是司马昭,那就找出不是司马昭的人!

经过这段时间与吴、魏两国的战斗,姜维的大名已经响彻三国,上至各国朝堂,下至普通百姓都知其名,他的大军招降魏卒,自然有人愿意跟随。

蜀军将领给魏卒讲解了蜀国现有的多项政策,再经过一番思想教育后,有1万多人自愿加入蜀军,也有2万多人不愿当兵,希望领到半年的粮食、农具和临时住所,成为蜀国的普通百姓。

姜维向魏卒承诺,待魏、蜀两国谈判完成后,不愿降蜀的魏卒可以回到魏境。

得知此消息后,本已降蜀的兵卒又有一千多人选择了回到魏国,姜维对此并不在意,让蜀军送来粮食后将其分开扎营。

次日,待魏卒自愿选择妥当后,蜀军送来足够的面饼让其吃饱,然后由罗宪引一军将愿意降蜀的魏卒分批送往远安和临沮,吕祥引一军将新的蜀国百姓送往永安。

愿意归魏的仍留在中卢营中,一日三餐准时送来,这比他们在魏军中吃得更饱。

三更时分,2万蜀军将魏卒营寨团团包围,此时的魏卒仍在熟睡中,众将刚要下领就被姜维制止。

“还是我来吧!”姜维面色凝重地上前几步:“这件事并不光彩!后世的所有骂名,就让我来背!”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姜维的右手慢慢举起,深吸口气后猛地放下。

“杀!”

喊杀声和嚎叫声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这一万多手无寸铁的魏卒终被斩杀殆尽。

洛阳,魏国皇宫。

蜀国使臣向朗大步踏入殿内,微微低头行礼:“外臣拜见皇上!”

“大胆!外臣也是臣,为何不跪?”老臣陈群励声喝道。

“外臣手执我皇亲赐的符节,岂能轻易下跪?”向朗侧过身对陈群说道:“你身为大司空,掌管国家营造德化、礼仪祭祀,岂能不知?”

“身为外臣,觐见我皇却不跪,还敢口出狂言!理当处斩!”

大司徒董昭喝道,朝上众臣无不附和,都向曹叡建议把向朗处斩。

第76章 抢劫?济贫?

上一次向朗来使时,他在殿上唯唯诺诺,被魏国众臣揶揄嘲讽,他此番来使却趾高气昂,自然引得魏皇曹叡和朝臣的不满。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形势虽有不同,但还不是他一个外臣放肆的时候。

不错,蜀将魏延出散关剑指长安,魏国朝中一时手足无措。

在朝臣看来,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