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614 字 6个月前

次日中午,吴军的探马回报,长江一线全是蜀军的营寨,最近的营寨距离宜昌已经不足20里。

几名将领考虑到姜维诡计多端,也考虑到蜀将关索勇猛无比,不敢派兵前去阻截,只得紧守城门和各处营寨,然后派人飞速向陆逊禀报。

清晨,关索领3千蜀军在宜昌的西门列阵,15架投石车和20座井栏高高地耸立着。

眼看蜀军将要攻城,南门大寨中的潘濬领3千兵卒前来拒止,却被夏侯霸引领的3千蜀军远远地截住,潘濬几经努力仍未能突破拦截,只得退回寨中。

由于宜昌城池坚固,且城中驻有2万吴兵,关索砸城1个时辰后却不进攻,缓缓退回几里外的寨中。

城头的丁奉正在得意时,突见江边有大批的蜀军正在扎木筏,他料想蜀军又要顺江而下,恐怕会绕到十几里外的夷陵以东,切断自己的粮道和进退路线。

丁奉不敢大意,与潘濬和吕岱商议后,向夷陵和荆门山隘口分别增兵3千,并派人严加巡视长江一线,以便随时掌握蜀军的动向。

陆逊得知蜀军已经兵至宜昌城下,并且又在扎木筏,他担心长江一县城池有失,于是领着8万大军一路强行,终于越过洈水后回到南郡的松滋县。

第132章 经典传承

姜维所说的南下战略,并非以攻占吴国的城池为主,他想要达到的目的,与魏国的雍、凉基本相同。

现在的雍、凉二州还在魏国的「控制」之下,因为各郡县的郡守、县令仍然是魏国的官员,但这又如何?它不过是名义上属于魏国罢了。

由于魏国和匈奴、鲜卑的骑兵主力被消灭,蜀国的「大汉铁骑」已经在雍、凉二州任意驰骋,鲜卑和匈奴的奴隶大批大批地被送往汉中,魏国却没法通过这二州获得任何战争资源,反而还要派出大量的军队去驻守,这何偿不是另一种方式的消耗?

吴国的主力已被姜维调回南郡,建平郡内,5万多愿意迁往蜀国的百姓正在蜀军步卒的护送下开始迁徙;

赵广率领5千骑兵驰骋在空虚的武陵郡各县,斩杀各县吴国官员的同时,大力向郡内百姓宣传蜀国的「免征赋税」政策。届时,又会有许多百姓愿意迁往南边的交趾郡。

正所谓「此消彼长」,蜀国最重要的战争资源在不断增加,吴国的这种资源却在逐步减少,最多再过1-2年,这种蝴蝶效应就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由于治疗的方法准确及时,张绍胸口的箭伤恢复得很快,他已经可以自主地下地行走,估计再过20天就能基本恢复。

给张绍「动手术」的那名老兵名叫秦适,或许因为他曾经的职业是狱卒,需要经常给犯人「行刑」,可能对人的生理结构比较熟悉。

或许他有意无意地受华陀「指点」了一些皮毛,加之数十年的经验,他给伤兵挑箭头、治枪伤或刀伤时,其熟练的手法简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外科医生」。

刘闪惋惜华陀的医卷失传的同时也在庆幸,庆幸自己意外地获得了「麻沸汤」的配方,这将对中医的「外科手术」飞跃式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刘闪并不满足于此,他想起了同时代的另一位神医: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

如果说华陀开创了中医外科手术的先河,那么张仲景就是中医「临床内科」的鼻祖。

他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既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更是后来的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他去逝前曾在吴国的长沙郡担任郡守。

他在为官的十几年间,每逢初一、十五这两天就不问政事,而是端坐在治所的大堂为百姓治病。

因为在这个时代,身为「郡守」的大官不能随意进民房,也不能直接接触百姓,张仲景就想到这个变通的办法,在治所的大堂中为百姓治病,他的这番举动赢得了当地和远道而来的百姓的拥戴。

在这之后,人们把坐在药铺或诊所里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正是为纪念张仲景而来。

让刘闪万分痛惜的是,这位医圣在十几年前就已去逝!

在刘闪了解到的历史中,张仲景所著的医书,并非只有《伤寨杂病论》这一本。

《伤寒杂病论》本为《伤寒卒病论》,据说张仲景认为「伤寒伤人,卒不急防」,故将此书命名为《伤寒卒病论》。在一千多年以后,这是张仲景唯一流传于世的著作。

然而,张仲景唯一的这本著作能够流传下来,还得靠一个关键人物,这就是晋朝时期的太医令王叔和。

王叔和在偶然中见到了这本书,可惜已是断简残章,他便利用自己太医令的身份,全力搜集《卒病论》的各种手抄本,并最终找齐了《卒病论》完整的16卷,他将其加以整理之后命名为《伤寒论》,这便成了流传于后世的《伤寒杂病论》。

由于王叔和搜集张仲景著作的时候,已经是四十多年以后,在这常年战乱的年代,他能集齐其中的一本已经非常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