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1 / 2)

回到三国做刘禅 排骨 1373 字 6个月前

“陛下日理万机,领我大汉将士开疆拓土,自然不能跟常人相提并论;甘陵王和安平王身为王侯,理当遵从礼制,带头守孝,以为天下之楷模!”

“朕在怀疑,是不是甘陵王、安平王开采的食盐太多,价格太低!是不是你谯大夫吃盐吃得太饱了!”

刘闪厉声喝道,惊得众臣一阵哆嗦,刘闪突然又心平气和地问道:“谯大夫,令尊亡故后,你在家守孝多久?”

谯周不明白刘闪的意思,如实回道:“回陛下,臣遵礼制,曾在家守孝3年!”

“你才守孝3年?朕听说魏国有人守孝长达9年之久!以此看来,谯大夫之孝心是否不够真诚?”

“陛下,臣遵礼制……”

“不错!谯大夫确实是一个孝子!不过,你身为大夫,守孝3年远远不够!朕特准你回家,再为亡父守孝300年!朕会让史官记入史册,以表谯大夫忠孝之心,你看如何?”

“陛下!微臣惶恐……吴太后尸骨未寒……”

“尸骨未寒?难道刨开陵墓看过?难道难道你亲手摸过?”刘闪站起身大喝道。

或许在众臣看来,刘闪能说出这样的话,这已经是天大的不孝,不过,刘闪并不在乎。

“陛下!「三年守孝」的礼制源自商周,我大汉武帝将其遵为「孝」之根本,切不可因一时之气而动摇,臣恳请陛下三思!请陛下三思!”

“朕已经说过:父母生前一碗饭,胜过死后千日孝!父母生前,为子女者尽心尽力地赡养体贴,这便是最大的「孝」!”

刘闪突然提高嗓音说道:“宿卫兵何在?”

“末将在!”几名宿卫兵立刻仗剑上殿。

“朕,感念谯大夫之孝心,特准其回老家为父亲守孝300年!此种壮举,殿上的史官立刻载入史册!你等立刻将谯大夫送回老家守孝,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几名宿卫兵将惊魂未定的谯周架出殿外,刘闪继续说道:“还有谁想回家守孝300年?朕准了便是!朕让宿卫兵全程护送,并让史官记入史册,以供后人万世敬仰!”

刘闪见无人再敢出声,于是坐下后平静地说道:“刚才说过的话,朕再重复一遍,也请殿上的史官记下每一个字:父母赐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长,亲恩大过于天,孝顺父母天经地义!

但是,「孝」应该体现在父母的生前,而不是死后装模作样地守孝3年!

“想必众卿早就知道了,长江一线战事不利,我大汉的车骑将军吴懿战死沙场,现在的大将军两面受敌,朕明日就将御驾亲征!”

殿上鸦雀无声,刘闪思量片刻后,也做出了一定的妥协:“朕可以接受3个月以内的居家守孝,若有谁想守孝3年的,不用向朕告假,朕一定批准!另外再赐297年!”

第224章 坚守待变

一个月前,襄阳。

自魏延将大寨迁往襄阳的西门之后,胡遵、朱灵、郭淮等将领在坚守邓县、山都和谷城的同时,屡次派出兵马攻打魏延的大寨,魏延则按姜维的命令始终坚守寨中。

此时,几里外的樊城城上,姜维能清晰地看到魏军在寨外的兵马分布情况。

有时魏军攻寨太猛时,姜维便派张绍、文钦引兵去援,击退魏军后又迅速撤回城中。

在这个时代,就算拥有大批攻城器材,也拥有炸弹和燃烧弹的蜀军尚且攻城、攻寨不易,若蜀军铁了心坚守不出,魏军很难攻下樊城和魏延的大寨。

襄阳城的西侧,是荆山余脉的众多群山,靠近襄阳城的主要有牛山、侧家山和摩旗山。

其中,摩旗山已经延伸至襄阳的南门,它与大洪山余脉的尖山?着襄阳的南大门,形成一道十余里长的狭窄通道;

尖山的东侧是岘山,岘山的东侧就是襄阳城的东门和汉水。

魏延的大寨就扎在牛山脚下的平坦地带。

经过多日的防守和不停地扩建,襄阳城西的蜀军大寨确实如满宠所料,魏延通过江上的木筏搭建了浮桥,将汉水南北的两个营寨连成一片,这座大寨从牛山脚下一直延伸到汉水的北岸。

除此之外,魏延还命人在浮桥西侧的江面打下几百根木桩,彻底阻断了襄阳城的物资运输通道,就连哨探和信使也难以出入,襄阳城就此沦为一座孤城。

更让满宠头疼的是,魏延派出几百人的小股部队,从牛山、侧家山至摩旗山开辟出一条小道,蜀军的哨探已经出现在摩旗山上,襄阳城西和城南的兵马部署全都暴露在蜀军的眼底。

摩旗山的东北侧,靠近襄阳城南门的地方,偶尔会传来震天动地的爆炸声,襄阳城中和南门营寨中的魏军皆不知其因,满宠也百思不解。

几日后,襄阳城的西门、南门以及南门的三座营寨中,不时会有巨石落下。

直到这时满宠才发现,摩旗山的东北角被蜀军整出一块平整地带,魏延竟然在这里架起2架投石车。

由于距离和山势的原因,魏延只能架设2架投